博物馆专家从历史经验看“博物馆热”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博物馆专家从历史经验看“博物馆热”
发布时间:2013-02-28 10:26:32   浏览次数:737   文字大小:【

  中国文化报讯 (信息采集:徐阳光)得益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城市化背景,近年来,一股博物馆建设热潮席卷大江南北。据不完全统计,全国50%以上省份都新建或改扩建了省级博物馆,各县级市以上政府也纷纷建起了地方博物馆。当前我国博物馆建设走上了快车道,正以每年新增100座左右的速度增长。

  日前笔者就当前博物馆大发展的问题采访了博物馆界老专家、原中国革命博物馆陈列部主任苏东海先生。

  问:不少国家都经历过博物馆大发展的阶段,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

  苏东海:博物馆大发展与正常发展是不同的。大发展是在特定条件下以异常的速度发展博物馆。1990年我对二战后国际博物馆界出现的大发展做了研究。那次大发展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终于80年代,发展的高峰出现在60年代、70年代。到70年代末世界博物馆已经超过3.5万座,战前世界博物馆约5000座,这3万座博物馆就是60年代至70年代之间猛然发展起来的。

  美国进入大发展最早,上世纪50年代末就出现了博物馆大发展的现象,到60年代初已达高峰。据美国博协1965年提供的数字:1960年至1963年美国达到每3.3天出现一座新博物馆。日本本是战败国,但由于美国大力扶植,经济发展很快,民族精神振奋,随之出现博物馆大发展,从1960年到1975年间博物馆数猛增一倍多,日本科技博物馆80%是这期间建立的。欧洲国家经过战后十几年的恢复时期,博物馆数量从60年代后期开始激增。苏联受战争破坏最惨重,到70年代博物馆大发展才到来。

  从80年代开始,世界博物馆大发展趋于迟滞,进入整顿、提高的阶段。我在1991年发表的论文《当代世界博物馆大发展的剖析》和1993年发表的论文《从膨胀走向收缩》就是叙述大发展从兴起到退潮的过程。1993年在天津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我谈了博物馆过度膨胀进入收缩阶段的观点。

  问:此前我国的博物馆有没有经历高速发展期?

  苏东海:上世纪80年代,中国也开始进入了博物馆大发展阶段。1980年到1985年,平均10天全国新建一座博物馆。1984年到达发展高峰,每2.4天全国就出现一座新馆,比美国上世纪60年代3.3天一座的发展速度还要猛。

  历史告诉我们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迟滞下来转入整顿、提高阶段。我国这次大发展来得快、去得也快,8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博物馆过剩的萧条现象。媒体纷纷报道“门前冷落”。当时的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提出“挂牌博物馆”的概念,来形容这些有名无实的博物馆。

  据江西调查,全省80个县、市建了58座博物馆,其中“挂牌博物馆”有24个,占新建博物馆的59%。广东省文管会调查,广东近10年由26座博物馆发展到106座,新建博物馆开始时清一色为“挂牌馆”,经过10年逐步充实提高,摘掉了“挂牌馆”的帽子。

  出现大发展是有原因的,在快速发展中出现速成博物馆也是不可避免的。在这次整顿中,我曾提出把那些过多的革命纪念馆改造成综合性乡土博物馆,更贴近当地的文化需求。国家文物局召开的纪念馆工作会议,就是整顿新建馆的一项措施。 问:现在“博物馆热”仍在延续,情况有什么变化?

  苏东海:进入新世纪以来,逐渐出现了新的一轮博物馆大发展。2007年开始出现大发展的苗头。2006年增新馆36座,2007年猛增至105座。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2008年1月,中央率先提出博物馆免费参观的重大举措,提高了社会对博物馆的认知度和博物馆在文化领域中的知名度。2009年博物馆进入了发展高潮。博物馆总数达到2601座,新增馆813座,达到全国每天新增2座博物馆。2010年博物馆总数达到3415座,新增馆814座,继续保持全国每天新增2座博物馆的超高速度。2011年开始降了下来,全年新增174座,下降到4.7天增一座新馆。是否退潮了还要看看。

  这次大发展对我国博物馆的普及和惠民功不可没,对增强我国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中的地位与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也伴生不小的弊端。这次大发展与上世纪80年代的那次大发展有所不同。上世纪80年代大发展时国家没钱,是穷发展,大发展的动力是文化的解放;这次大发展时国家有钱了,需要迅速发展软实力;80年代大发展的弊端表现为只重“挂牌”,这次大发展的弊端我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形式主义”华而不实。国家文物局2012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实际上就是整顿的开始,当然这只是开始。比较难一点的问题是那些并非社会急需而为政绩急需而仓促创建的博物馆如何处理?80年代好办一些,因为还没有GDP崇拜,容易瘦身。现在数量很难动。也许并非如此。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三星堆遗址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下一篇故宫呼吁各方共护文化景观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