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迎春:这些犬文物值得一看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狗年迎春:这些犬文物值得一看
发布时间:2018-01-30 11:45:06   浏览次数:559   文字大小:【

  

  唐黄釉细狗

  着名博物学家布丰说,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在中国的十二生肖里,狗是忠诚、义气、温和善良、机灵勇敢的象征。农历狗年临近,让我们走进洛阳博物馆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欣赏呆萌可爱的犬文物。

  细狗是名贵犬种,善于捕猎,春秋时被称作“猃”,对主人温顺,对陌生人有极高的警惕性。汉唐盛世,皇亲贵族有以细狗狩猎的传统。唐代文献记载:开元年间,唐玄宗曾派人携带丝绸至石国进行犬马交易。这件唐代黄釉细狗现藏于洛阳博物馆,1972年出土于西工区一座唐墓中,长脸尖吻,双眼生动有神,两尖耳下垂,四肢细长有力,体长和身高均为16厘米,看起来温良可爱,与陕西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宁夏梁元珍墓壁画中的猎犬形象相似。

  

  曹魏彩绘陶狗

  看过曹魏时期墓葬的您一定有印象,在这一时期墓葬的随葬品中有很多陶狗等,以守护墓主人的地下宅院,表现出墓主人和狗之间的亲密关系。这件灰陶狗就出土于曹魏时期的墓葬,现藏于洛阳博物馆,身高34厘米,体长29厘米,四肢挺立,长尾上翘,身体微微前倾,双耳警觉高竖,嘴微张似在吠叫,形象生动传神。

  

  北魏十二生肖石狗

  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生肖观念已经完全形成和成熟,墓中多有随葬的整套十二生肖塑像。这件石卧狗藏于洛阳博物馆,身长26厘米,四肢蜷曲,懒洋洋地卧于地上,头微微抬起,眼神忧郁,好像刚做了错事儿一样,尾巴和身体上的长毛栩栩如生。这件石卧狗雕刻技法高超,值得称赞。

  

  唐三彩狮子狗

  狮子狗是唐代从东罗马帝国传入的,东罗马帝国被唐人称为“拂林”,因此狮子狗也叫拂林狗。狮子狗聪慧可爱,受到当时贵族的喜爱。这件唐三彩狮子狗也藏于洛阳博物馆,身高7厘米,体长5.5厘米,体型微小,短尾上卷,回眸瞪目,应该是当时的儿童玩具。

  

  唐褐釉陶狗群

  这件文物高8厘米,通长6厘米,5只小狗狗体型虽小,但聚在一起嬉戏玩耍,姿态各异,好不热闹。想看这件生动有趣、充满生活气息的文物,也要到洛阳博物馆哦。

  着名博物学家布丰说,人类最原始的艺术乃是对狗的驯养。

  在中国的十二生肖里,狗是忠诚、义气、温和善良、机灵勇敢的象征。农历狗年临近,让我们走进洛阳博物馆和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起欣赏呆萌可爱的犬文物。

  唐代戴思远墓志石刻生肖狗

  从已发表的资料及洛阳出土的墓志中可知,最早饰十二生肖纹饰的墓志源于唐代。

  生肖狗石刻文物现存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刻在唐代戴思远墓志上,人首冠顶饰狗的生肖图像,双手捧笏,置于胸前,呈坐姿。人像神态端庄,体态丰腴,小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生肖间以盛开的牡丹花隔开。

  苗北村壁画墓壁画狗

  文物狗不仅在墓葬陪葬品中出现,在壁画墓中,也有狗的形象。在洛阳苗北村发掘的一个五代至北宋初期大型砖雕壁画墓中,就出现了一只小黑狗的身影。

  该壁画墓墓室内壁装饰砖雕和壁画,彩绘出倚柱、额枋、门窗等,并用红色倚柱分割成12幅画,这只小黑狗就出现在第六幅壁画中。壁画中的4名女子分别站立在椅子侧面,1名女子站在桌后,身边有1条小黑狗,生活气息浓郁,为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该文物现存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日报)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成立暨第一次.. 下一篇“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入选第一..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