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林神墩 水中突围的商周古文明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槐林神墩 水中突围的商周古文明
发布时间:2013-09-02 09:42:15   浏览次数:925   文字大小:【

合肥日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槐林神墩,位于巢湖槐林镇东500米,高6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为4000多年前商周时代古人类生活遗址。1957年,在第一次文物普查中,槐林神墩和海如神墩、歧阳大城墩、分路大城墩等几大遗址被陆续发现。

墩,土堆而成的高台,高居其上免受水患。古人的选择,今世也有明证。在1954年、1991年新中国历史上的两次大水中,槐林神墩周边一片汪洋,方圆数里只有它这一座孤岛。可以说,正是这些神墩,孕育了我们的祖先,他们从这一个个神墩点燃了千年文明的火种。

河滩之上的6米高台

筑台高居避水灾,这种做法从古代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淮河流域,居民沿河筑起土堆名曰“长台”,且多数都定居于长台之上。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也可以看到这种居民筑堤高居的场景。槐林神墩,紧靠石茨河,四周全是低洼地,离巢湖不过几公里,极易遭受水灾。如今,新修的环巢湖大道从边上穿过,经石茨河河堤,再下堤穿过两条田埂,即到槐林神墩。神墩在当地很是显眼,因为它要比周边高出近6米,在周边方圆数里内,只有它最为突出。

如今的神墩,四周都是树木,墩上也被当地居民用做菜地,不过没有遭受深挖等破坏,神墩外形较为完整。一块重点文物标识的石碑立于其上,明确此地为4000多年前人类生活的遗址,并出土了石斧、印纹陶片等文物。石碑警示全墩列入保护范围,禁止深挖、深翻土地,防止破坏文化层。

走在神墩上,很容易找到一些陶片碎块。在新挖的菜地里,还可以看到许多白色的螺蛳壳。当地居民介绍说:“现在螺蛳壳少多了,以前这里螺蛳壳非常多,只是因为开辟菜园,螺蛳壳被村民成担挑走,没有移走的就残留在了土表层。”这表明,螺蛳等水产品是曾居住在此的古人的重要食物。

4000多年的人类历史演变

1982年,安徽省组织了考古队来到槐林神墩进行挖掘,陶罐、陶鬲、陶鼎、磨制石斧等一件件文物纷纷出土。考古人员发现,陶器多为夹砂印纹硬陶片,少量为细黑陶片,而这些均为商周时代的产物。据此,考古人员鉴定槐林神墩为商周时代部落聚居的村落遗址,距今约有4000多年。

考古还发现,6米高的神墩是由夯土层叠而成,一共有13层。考古人员断定,神墩不是一朝形成,是经历过几次居民搬迁、几次再迁入累积而成。据了解,每一层夯土层的文物也不一样,浅土表层主要有陶片;越向下,文物就越原始,最下层大部分都是石器工具。

这一发现,让人们确信槐林神墩就是古村落。4000年前,槐林神墩所在地为大片河滩,向北紧邻巢湖,向南紧靠九龙山、柳山。山上野兽出没,河滩又常年被水淹。既要避开野兽,又要能躲避洪水,择高而居,自然成为人们的最佳选择。在神墩上居住,居民可以到山上狩猎,也可以下河捕鱼,河滩上的水生物更是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特别是河滩上的螺蛳,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也易于捕捞,因此成为神墩居民的重要食物。

在历史的洪流中,墩上的部落进进出出,新来的部落又重新夯土垒层,于是,神墩越筑越高。再后来,或者因为战争、或者因为洪水……墩上居民或就近安家,或远走他乡,墩外的河滩被勤劳的村民开垦为稻田,只有神墩岿然不动……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西域佛教圣地 空留美丽传说 下一篇陕西韩城“申遗”之忧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