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蠡县发现一处战国遗址和20余座汉代墓葬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河北蠡县发现一处战国遗址和20余座汉代墓葬
发布时间:2013-10-23 08:56:40   浏览次数:575   文字大小:【
    新华网石家庄10月22日专电(信息采集:徐阳光)考古工作者近日在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南忠卫村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大型遗址,清理出20余座汉代墓葬,出土115件比较完整的各类器物和大量的汉代陶片。
    2010年,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考古专家确定蠡县南忠卫村存在历史文化遗址。为配合南水北调“保沧支线”工程建设,今年9月至10月间,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师生在蠡县南忠卫村进行了考古发掘。
    据介绍,在战国遗址内发现了灰坑、水井和壕沟等遗迹。壕沟为东西走向,规模较大,现存长45、宽3.5、深3米。
    “根据壕沟的形制和沟内的出土物,初步推测为战国时期,功能可能是当时聚落的防御设施。由于壕沟宽度和深度较大,可以推测出当时附近居住着一个比较大的聚落。”考古领队、山西大学考古学教授李君说。
    在战国遗址附近,考古队还发掘出20余座墓葬,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有瓦室墓、砖室墓和土坑墓3种形制。
    据李君介绍,瓦室墓为东西向,墓壁由板瓦或筒瓦纵横垒砌而成,其中部分筒瓦的瓦头上施有绿釉。墓内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器型有壶、罐、奁,在墓主嘴内含有两枚“五铢”铜钱。从墓的形制和墓内出土随葬品来看,该墓的年代为西汉时期。这种形制的墓葬在本地区以往的考古发掘中未有所见。
    砖室墓均属于东汉时期,墓内出土器物主要有罐、壶、奁、“田”字款耳杯等陶器,以及水井、灶、猪圈、鸡等陶质冥器。墓主口内含有铜钱,此外在墓室内还散落一些铜钱。随葬陶器器型规整,部分器物上还绘有黑色彩绘图案;水井、灶、陶猪、陶鸡等冥器造型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生活状况。
    李君表示,这些发现丰富了这一地区战国到汉代的考古学文化内容,为深入研究冀中平原这一时期生活状况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材料。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九日山莲花峰新现摩崖石刻 疑晋代.. 下一篇武汉盘龙城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