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沿海挖出贝冢 年代在战国到西汉之间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红岛沿海挖出贝冢 年代在战国到西汉之间
发布时间:2013-10-25 09:21:29   浏览次数:574   文字大小:【

村民在"红石崖子"一抓就是一把贝壳,断崖上隐约可见V字形的贝壳层。


  半岛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近期,红岛后韩家村用大型器械挖排水沟时,在土崖断面上发现了呈现四方形的贝壳层,村民立即停止施工 ,并向城阳区相关部门进行了报告 。据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所长介绍,可以确定这里是一个贝冢,这种埋葬方式是古时沿海地区的一种特殊葬制。 
 
  挖排水沟却挖出粗陶、贝冢 
 
  为了改善后韩家村的居住环境,村委会决定在村侧挖一条排水沟。一日,大型的挖掘机正在村侧轰鸣着作业,围在周围的村民突然发现挖掘机挖过的地方有些异样,仔细一看,居然是些碎陶片。 
 
  看到这个情形,村民立马找到了村中老人韩明斐大爷的家人刘群英,由于没有见过这种情形,希望请老人看看明不明白这些碎片是什么。 
 
  “当时村里的老人已经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商量决定在施工中再挖到类似物品的话就立即停止施工,”刘群英回忆说,“没过多久,挖掘机在另一侧挖那段红石崖子时,从一个断面露出了一些集中的贝壳层,横竖都有,形成了一个四四方方的贝壳层,当时我去看了,密密麻麻的白色贝壳有几十厘米厚,围成个方形跟棺材差不多大小。” 
 
  10月22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后韩家村村民称之为“红石崖子”的地方,这里就是村民发现贝冢的地方,在贝冢被发现后,村里的排水沟工程就停止了施工,将这里保留了下来。记者村民刘群英的指示仔细观察,看到在断崖上确实有约三四十厘米厚的贝壳层,但由于雨水和风的侵蚀,有些地方已经与土层颜色十分相近,甚至混合了 ,但仍能看到密密麻麻的贝壳,在土崖上一抓就能抓一大把贝壳。 
 
  刘群英说:“这些贝壳出现后,我们联系了城阳区的相关部门,后来市里的专家过来看了看,说是个贝壳墓。” 
 
  专家称贝冢是沿海地区特殊葬制   
 
  10月24日,记者联系到了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林所长,林所长告诉记者,这个贝壳墓的年代大概在战国到西汉早中期之间:“可以确定的是这里是一个贝冢,这种埋葬方式是古时沿海地区的一种特殊葬制。在汉代晚期,砖这种材料已经比较多见,贝冢就出现的少了,之前在砖比较高贵且少的情况下,这种埋葬方式在沿海地区比较多见,从辽东半岛到山东半岛沿海都有这种冢出现。” 
 
  “那时候贝壳就相当于砖了,用贝壳做椁可以起到隔潮、防盗、防腐的作用。青岛除了这里,之前在胶州和黄岛也有发现这种贝冢。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至少在西汉时期,红岛韩家村这个地区就已经有居民生活了。但其他细节,因为我们去的时候贝冢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了,所以无法判断。” 
 
  刘群英告诉记者,之后还有一位来自北京的考古人士提出过另一种假设:“那位先生提到,这个贝壳墓会不会是新石器晚期的贝壳墓,说那时贝壳代表一种财富,埋葬人时把贝壳埋进墓中,代表人去世后依然拥有很多钱。 
 
  而村里老人对于贝壳墓的出现,有着自己的猜测。刘群英说:“村里有个传说,说韩家村的韩姓老祖宗古时候从南方迁徙而来,来韩家村定居的时候,将已故先人的遗骨一同携带而来,并重新安葬在此。所以村民中传说,这个贝壳墓是不是当时安葬韩姓先人的墓。但这只是传说,不知真假。”据刘群英说,在这个遗存的贝冢南侧,还挖出过三四个贝冢,但已经“平”掉不见了。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北魏大墓疑为帝陵 出土拜占庭.. 下一篇沙面西桥修复重开工 明确明年1月3..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