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经验为运河申遗作表率 创新之举引沿线城市共鸣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扬州经验为运河申遗作表率 创新之举引沿线城市共鸣
发布时间:2013-09-25 09:03:13   浏览次数:461   文字大小:【

    扬州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总长3200公里、横亘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好似一条巨型项链,串起沿线犹如一颗颗耀眼明珠的35座城市。

    扬州,无疑是这条“巨型项链”所有明珠中最为亮丽的一颗。这不仅因为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是运河城市中的“长子”,更在于“因水而兴、缘水而发”的扬州始终怀着对母亲河无比的感恩与敬畏,全力呵护、为之妆饰。

    2006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宣告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正式启动。六年来,扬州自觉担负起申遗牵头城市的职责,殚精竭虑、创新思变,保护规划、环境整治、设立预警监测平台……一个个率先举措凝结而成的“扬州经验”,在大运河沿线8省(直辖市)35座城市引起共鸣,形成一股强大的申遗合力。

    今年,扬州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实施的高邮明清大运河故道、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宝应刘堡减水闸、扬州盐业历史遗迹等五项保护展示工程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并顺利实施。

    率先出台规划,35市在扬签署保护协定

    2004年7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苏州参加世界遗产大会时宣布:国家文物局拟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大运河“申遗”计划的首次曝光。

    随后两年,在郑孝燮、罗哲文、朱炳仁三位专家的联名呼吁,以及5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交有关“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提案的推动下,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大运河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其实,早在大运河正式申遗之前,扬州就已成立专门机构,并安排专项资金,着手开展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

    3200公里大运河沿线城市林立,没有共识,申遗只是纸上谈兵。

    2007年9月26日,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正式走上前台成为大运河申遗主角的扬州,在资源调查、保护规划、文物整体保护、环境整治、编制规划等方面拿出了一组漂亮的“系列报道”,并率先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扬州的动作之迅速、计划之翔实、落实之有效,得到了沿线城市的由衷尊敬和认可。

    2009年9月,扬州在大运河沿线城市中率先公布《大运河(扬州段)遗产保护规划》,这也是指导扬州开展运河保护的最根本依据。在扬州的带动下,各沿线城市也纷纷出台政策法规。去年召开的第25届世界运河大会上,在扬州倡议下,35座联合申遗城市共同签署《大运河遗产联合保护协定》,大运河遗产保护实行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段管理,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原则即日生效。

    一场大运河申遗的集体马拉松,由此进入团队冲刺。

    率先提升景观,全面保护运河遗产

    大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沿线遗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扬州境内有10个遗产点、6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区。入选数量之所以位居沿线城市前列,既归因扬州2500年的历史积淀,更在于扬州积年累月对运河环境的不断改善。

    申遗启动之初,扬州先后迁移近百家企业远离运河,建设十余个防污治污项目,设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打造古运河风光带,修缮保护运河周边历史文化遗存,动作之大前所未有。一系列整治措施,使大运河所蕴藏的创新气质和历史风貌凸显,运河两岸桃红柳绿、空气清新,一个个亲水平台成为市民锻炼首选地,共享申遗带来的发展成果。

    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对运河的保护力度各不一样。在扬州的带动下,各地保护措施强势推出,运河再次焕发活力。

    今年8月,一对来自北京的花甲姐妹专程赶来扬州,为的就是看一看扬州的运河。“因为运河申遗,北京的运河周边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是家园的变化,更让市民因此得益,对运河有了基础认知。”在扬州,这对花甲姐妹惊诧于这里的运河保护:“运河赋予了城市灵气与文化,沿线的景观就是运河最佳的形象展示。”

    今年6月初,由扬州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运河保护标志牌和界桩设计、安装工程正式开工。大运河扬州段16个遗产区内将设立16处保护标志牌和326处遗产区和缓冲区界桩,全面系统地解读与阐述大运河的遗产构成和文化内涵,揭示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范围。目前,这项工程也在沿线推广,运河遗产多了一张统一的保护“标签”。

    创新科技手段,监测预警平台全线推广

    保护,是大运河申遗的最终目的。“扬州经验”不仅体现在积极的表率上,运用科技手段保护运河,是扬州的又一创新之举。

    2011年10月开始,扬州开始建设大运河扬州段监测预警平台,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监测预警平台二期项目建设,成为大运河全线监测预警工作的典范。

    监测预警平台是指运用空间信息技术、视频实时监控等手段,给大运河守护装上“电子眼”,能及时掌握各个遗产点发生的微小变化。

    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扬州市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说,视频摄像头、红外感应器等构成的系统能对运河的水质、水文、船舶通过量等进行监控。同时,通过设定的系统,在这些指标项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系统红灯会闪烁,应急报警,实现了大运河扬州段遗产监测信息的“统一规范、数据填报、应急预警、信息共享”。

    “水位超标、建筑物倾斜等都在平台的监测范围内,此外还有人工巡查等方式配合。”大运河扬州段监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何园的一场“白蚁”危机就是通过预警平台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督促、整改。目前,扬州段预警平台的处警和工作整改已经达57次。

    经过近一年的成功运行,扬州监测预警平台已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运河保护新方式。在扬州平台的基础上,国家文物局开发了大运河遗产监测通用平台,并推广部署到其他30个遗产区。今年7月,已完成对30个遗产区的安装和调试,实现了大运河全线监测连网。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8日公映 影.. 下一篇89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年度评估合格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