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证隋炀帝先后安葬五次 运河申遗是还隋炀帝公道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墓志证隋炀帝先后安葬五次 运河申遗是还隋炀帝公道
发布时间:2013-11-19 09:20:55   浏览次数:503   文字大小:【

    扬州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胡戟,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隋唐历史,曾经撰写《隋炀帝真相》一书,也一直关注此次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昨天记者电话连线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对于这一新发现的收获。

    新考证

    隋炀帝先后安葬五次

    研究隋唐历史的胡戟,曾多次来扬寻访隋炀帝的遗存。

    最近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皇后最后的埋葬之地。胡戟认为,这一“新发现”,也使他对隋炀帝的研究有了新收获。

    胡戟表示:“根据对史料的研究,得知十年内四次葬隋炀帝。这次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一号墓里出土了墓志,若是算上所说的贞观二十年后萧妃和他合葬,那就有五次了。”

    胡戟希望考古部门能够公布更多更翔实的信息,为研究隋唐历史、研究隋炀帝提供充足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使人们公平公正地评价隋炀帝。

    新疑问

    为何仅存了两颗牙齿?

    此次考古发掘中,扬州曹庄一号墓内出土了证明墓主人身份最有力的证据——墓志;墓内两颗牙齿,鉴定出墓主人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

    据悉,两座墓葬都有被盗的痕迹。考古专家也表示,当时兵荒马乱,隋炀帝也先后葬了几次,隋炀帝的尸骨很难保存完好。

    对于隋炀帝墓中发现的两颗牙齿,胡戟有些疑惑:为何墓室里仅存了两颗牙齿,其他的人骨遗骸呢?古人有保存头发、牙齿用以安葬或造衣冠冢的习惯,难道这两颗牙齿也是古人感恩于隋炀帝,在最后一次安葬隋炀帝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了他的人骨,就将保存的隋炀帝牙齿放进墓室吗?

    评功过

    愿天下人还他个公道

    胡戟在《隋炀帝的真相》一书中,客观地考察与评价了隋炀帝的生平、功绩与过失,以期揭开这位“伟大的暴君”的真实面貌。在书中,胡戟写过“愿天下人还他个公道”。

    隋炀帝有哪些方面被人误解呢?胡戟认为:“对历史人物,应该功是功,过是过。以前用的成王败寇论和后来的唯成分论加阶级斗争观念,将隋炀帝这样一个亡国之君、农民战争对立面,一向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批判对象,全面否定。对他在统一战争和战后在扬州十年,联络南方士人和高僧、缓和南北隔阂、巩固统一的贡献,开大运河建设洛阳发展扬州的贡献,开进士科办国子监的贡献,整理图书开一代诗风的贡献,重开丝绸之路的贡献,改革官制统一度量衡等的贡献,他推进结束门阀政治,使社会经过门阀后阶段,向进士官僚政治过渡的社会变革起的开创性作用和将隋代大治推向极盛的作用肯定不够。”

    “将他丑化成一个最荒淫的坏皇帝,是有欠公道的。”胡戟说, “隋炀帝是一个敢于决策的帝王,有在六年内开出一条迄今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的雄才大略。”胡戟称,他也期待中国大运河申遗早日成功。“大运河申遗,也是全世界还隋炀帝一个公道!”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永乐宫壁画首次进行高科技监测 下一篇“抱团”发展“搞活”民办博物馆..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