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龙窑现乐平 景瓷历史再推前》·南窑遗址将申报十大考古新发现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唐代龙窑现乐平 景瓷历史再推前》·南窑遗址将申报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3-12-17 09:30:36   浏览次数:617   文字大小:【
  江西日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乐平市接渡镇南窑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12月16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文物部门正着手将该遗址申报为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窑遗址很早就被发现
 
  据乐平市博物馆副馆长余庆民介绍,南窑遗址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发现了,由于当时考古力量薄弱,技术水平有限,只能保留并加以保护。1983年和2008年,乐平市博物馆曾两次派员对其进行普查、复查,1983年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直到2012年,景德镇市邀请国内一流的陶瓷专家对南窑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建议对遗址进行正式发掘。
 
  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2013年3月至1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平市文广新局、乐平市博物馆、厦门大学历史学院、西北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前邀请了湖北荆州市博物馆信息技术中心采用地理系统对遗址进行测量、定点、整体布方,然后分三个区域发掘探方36个,揭示龙窑遗迹2座,10个灰坑、1条灰沟、1条道路遗迹。发现龙窑遗迹以后,在龙窑遗迹两侧不同部位布设6条探沟进行解剖。总计揭露面积1013.5平方米,出土大批窑具和瓷片标本,多达数十吨,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南窑遗址的断代确立,将彻底改写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史,这将是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文化事件。”余庆民说,南窑的文化功能,无论从考古专业角度看,还是从文化知识的普及角度看,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
 
  出土文物可供参观
 
  记者在现场看到,南窑遗址已经被保护起来,一块巨大的玻璃瓦将遗址罩在里面。南窑遗址周围修建了一条木制走廊,供人们踱步参观。走廊周围则散落着不少陶片,一层层地埋藏在土中。
 
  余庆民说:“公众对这一重大考古发现非常感兴趣,出土文物陈列在市博物馆,我们会对公众开放,免费参观。”记者在乐平市博物馆看到,这些文物既有烧制陶器用的工具,也有日常生活用的陶瓷,包括青釉和黑釉执壶、罐、盏、腰鼓等,多数残缺不全,少数保存完好。
 
  调查发现,南窑窑址文化堆积厚达1至3米,堆积最深超过了5米。窑址规模宏大,分布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保存完好,这在我省境内同类窑址中极为罕见。
 
  专家探讨保护与利用
 
  大量文物出土,专家更关心的是对南窑遗址的保护和利用。
 
  据介绍,南窑发掘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目前还只是发掘了一个窑口,耗资200多万元,发掘现场已经保护起来了。
 
  文物专家说,从出土的文物看出,南窑的包容性很大,具有长沙窑、越窑等特点,这是赣东北地区宋元瓷业鼎盛的前奏,这也为后来景德镇陶瓷的兴起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和文化基础。专家称,以后还要加强对南窑以及周围地区的发掘研究,探索社会经济发展与陶瓷生产之间的关系。
 
  从江西省瓷业发展史来看,南窑是晚唐时期重要的遗址。为了更好地保护南窑,专家建议,设置保护区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聘请专业机构对南窑制订保护规划方案,包括近期规划、中远期规划,让南窑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另外,专家们还建议把南窑遗址作为景德镇重点窑业文化遗存,纳入景德镇陶瓷大遗址保护体系中来进行发掘、研究和保护,建设南窑考古遗址公园,可申报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适当时候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余庆民介绍,南窑遗址申报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还要走多道程序。目前,乐平市正在做申报的技术基础工作,然后逐级报送。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吐鲁番古城翻开冬日故事书 下一篇濮阳发掘出土一唐代古塔 塔身保存..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