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西山发现唐景教墓葬遗迹 为洛阳丝绸之路申遗再添力证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龙门西山发现唐景教墓葬遗迹 为洛阳丝绸之路申遗再添力证
发布时间:2014-01-10 09:51:26   浏览次数:611   文字大小:【


  洛阳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昨日,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外宣布: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确认,在龙门石窟西山红石沟北崖,发现一处唐代景教瘗(yì)穴,其为龙门石窟继佛教、道教遗迹后首次发现的另一类型宗教活动遗存。这种全新形式的早期景教历史遗存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也是目前所知国内最早的景教墓葬遗迹。
  昨日,洛阳晚报记者在龙门石窟研究院研究中心馆员焦建辉的带领下,来到龙门石窟西山红石沟北崖中段山腰上,此处散落着10余个大小不一的窟龛,形成了一处小型窟龛群。
  因其地处龙门石窟核心区外,且无造像遗存,长期以来未受到关注。直到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焦建辉才在其中发现这一与众不同的景教遗迹。
  这处景教遗迹位于该窟龛群的东部,龛口呈横长方形,内部空间呈横长方体,高65厘米、宽90厘米,龛底进深70厘米。
  值得关注的是,在龛口上方52厘米的崖面上,阴刻有一略向左倾斜的十字架,高26厘米、宽24厘米。十字架一侧所刻汉字隐约可见,似西域昭武九姓之“石”。
  焦建辉说,这种内部低矮,空间狭小,壁面处理较为粗糙,窟内无造像或置像遗迹的小型洞窟和方穴,此前在龙门石窟东、西两山均有发现,确认为唐代埋葬佛教僧俗之用,被学术界分别称为瘗窟和瘗穴。
  这一上方阴刻有十字架的瘗穴,经过深入研究,并由国内权威专家现场考察确认为埋藏景教信徒骨灰的墓葬性质遗迹。
  资料显示,景教形成于公元4世纪下半叶至5世纪上半叶的东罗马帝国,是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之聂斯脱利派,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唐贞观九年(635年)传入中国后自称景教。
  考古专家认为,这处瘗穴的选址、形制等,是在当时处于主流、强势地位的佛教影响下的产物。景教遗迹与龙门佛教胜迹和谐共存,显示了唐代包容开放的宗教氛围。
  焦建辉说,龙门石窟这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景教遗迹,为东都景教文化的存在提供了更为直接的考古学证据。其对研究当时中西文化交流、景教在唐代中国的传播、景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以及当时景教信徒的社会习俗等,弥足珍贵。
  同时,这一发现也为探讨洛阳与丝绸之路的关系及洛阳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对我市即将迎接的丝绸之路申遗“大考”,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下一篇关林春节民俗庙会正月初一举行 门..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