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囤地下古城墙重见天日 古城墙总长或超千米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海龙囤地下古城墙重见天日 古城墙总长或超千米
发布时间:2014-01-14 10:05:31   浏览次数:721   文字大小:【

  

考古队员已发掘出170多米相对完整的“地下城墙”

    贵阳晚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12日,遵义市海龙囤考古队员经调查和发掘后,确认还有一道古城墙被埋于地下。据介绍,“地下城墙”的形成年代,应早于目前地面上的所有古城墙,总长度超过千米。

  据介绍,最早发现的“地下城墙”,在海龙囤校场坝、万安关左侧的悬崖边。“最宽的地方有10多米,最窄的地方也有7米多。”考古队员说,这些临崖而建的城墙,兼带道路功能,而且还有多处类似隘门的设施。

  截至昨天,考古队员已发掘出170多米相对完整的“地下城墙”。“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地下城墙’与周边的一些土埂相连,由此认为‘地下城墙’长度应超过千米,环绕了海龙囤的新、老两座王宫和校场坝等设施。”考古队员说。

  考古队员认为,“地下城墙”的形成年代,早于地面上存留的石灰石古代城墙,但规模小于石灰石城墙,系明末最后一次大规模扩建海龙囤之前的遗存。

  据了解,尽管在“地下城墙”中发现了擂石、铁片等文物,但因没有更准确体现年代的物品出土,考古队暂未准确判定“地下城墙”修建年代,“但怀疑与宋末最早修建海龙囤有关”。

  考古队负责人表示,将通过进一步发掘和对比等办法,查明“地下城墙”的年代。“‘地下城墙’的发现,对更好研究海龙囤的形成年代、时代关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古队负责人说。

    ■相关新闻

  600年古墓让位生态项目

  德江县堰塘乡茶窝坨村有一座石砌古墓,距今已有600余年。1月11日,该古墓因一生态农庄项目建设搬迁。

  古墓位于在建中的德沿高速公路外线旁,据墓碑显示,墓主人系该村吴氏祖坟,下葬于明朝万历年间,至今已600余年。不久前,该吴氏祖坟墓地区域被依法征收,用于当地一生态项目建设。

  为快速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当地乡及项目方多次找吴氏家族协商,最终达成搬迁协议,并于11日顺利搬迁。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伊阙关:两山对峙扼门户(洛阳八.. 下一篇央视再播隋炀帝墓纪录片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