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墓冲刺“十大发现”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隋炀帝墓冲刺“十大发现”
发布时间:2014-01-15 09:29:03   浏览次数:524   文字大小:【

    扬州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2013年,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被考古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在全国引起轰动。隋炀帝墓将怎么保护与利用?扬州文化遗产丰富,有什么措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财富”?这些都是代表委员们关心的话题,扬州市文物局局长、申遗办主任冬冰一一作了回应。他表示,隋炀帝墓目前正在申报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隋炀帝墓的相关保护、展示工作也正在稳步推进之中。

    隋炀帝墓文物将展览

    市政协常委韦明铧:中国考古界权威专家认为,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曹庄隋唐墓葬的考古,也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隋炀帝与大运河、扬州城有着密切的关系,隋炀帝墓的发掘丰富了扬州城遗址的内涵,对于扬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大运河申遗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2013年重大考古成果。那么,隋炀帝墓将怎样保护、规划、展示与利用?

    冬冰:隋炀帝墓的保护,是2014年文物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要依法依规,继续做好隋炀帝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例如,清理一号墓、二号墓,对墓葬周边进行考古调查、勘探,探寻墓园结构;与此同时,还要实施科技保护,对墓葬本体和出土文物进行保护;此外,我们也委托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所编制保护规划,依据保护规划,委托社科院大遗址保护中心编制展示利用规划。

    为了使备受关注的隋炀帝墓保护、展示方案“接地气”,文物部门还计划在春节前召开扬州地方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做好隋炀帝墓保护、展示方案的建议,将金点子提供给方案编制单位,以完善方案。另外,我们也将围绕隋炀帝与扬州、隋炀帝与大运河、隋炀帝与扬州城遗址等,组织学术研讨会,开展系统研究,研究的成果为保护、展示方案的完善提供支撑。

    隋炀帝墓和萧后墓里出土了很多珍贵文物,很多人都想一睹这些皇家用品的“真容”,我们已经策划在今年“4·18”期间在扬州博物馆展览出土的精品文物,展示考古成果,同时对墓葬进行适度解读,让市民进一步了解隋炀帝,了解隋唐历史。

    完善地下文物保护办法

    韦明铧:隋炀帝墓被列入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可谓众望所归,扬州也因此成为举世瞩目的地方。那么,对于这一成果是否有新的目标?

    冬冰:2013年岁末,江苏扬州隋炀帝墓被列入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表示,这六项考古成果为2013年中国考古界学术意义最为重要的发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齐东方是隋唐考古专家,他也认为,隋炀帝墓的发现是重要发现,意义重大。

    继隋炀帝墓被列入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之后,目前正在申报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当然,隋炀帝墓能够及时发现和保护,得益于考古前置审批制度的实施。去年3月,《扬州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顺利实施,实现扬州考古由抢救性考古向预防性考古的根本性转变,要动土先考古,已经成为必须执行的规范。

    扬州的地下埋藏丰富,为了更好地保护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目前正在完善扬州地下文物保护办法,预计上半年能够施行。

    扬州城遗址考古已上报

    韦明铧:扬州城遗址为目前国内沿革历史较长、保存状况较好的古城遗址之一,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获得了一系列的殊荣。例如,扬州城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纳入大遗址保护名录,2010年扬州城遗址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3个立项名单。如今,扬州城遗址在保护方面有什么新进展,何时会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冬冰:列入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中的扬州城遗址,由于还没有建设好,因此并没有申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当然,《扬州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扬州城遗址建设规划纲要》也已经通过省文物局专家组认证并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扬州城遗址考古计划也已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与此同时,我市文物部门还特别聘请了洛阳考古队对唐子城宋堡城地下文物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勘探,目前正在做唐子城宋堡城护城河疏浚及城墙的保护展示,扬州城遗址等条件成熟再申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加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

    韦明铧:文化是扬州一张亮丽的名片,可是在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古城,不少文保单位并没有得到必要的保护。今年文物部门是否将对它们进行修缮、保养?

    冬冰:扬州文物资源丰富,现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处,省级文保单位46处,市级文保单位460多处。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发现1735处。大量的市级文保单位分布在古城的大街小巷,犹如明珠镶嵌在古城,而众多的文保单位又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主管。由于年代久远,年久失修,又因为一些主管部门责任缺失,没有尽到保护责任,导致部分文物建筑现状堪忧。 

    针对这种情形,文物部门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督促有关部门履行保护职责,同时利用扬州文物保护专项经费,2014年将对汪中墓、熊成基墓、焦循墓、蚕桑场育种大楼等处进行修缮、保养,通过不可移动文物的有效保护,传承文化,保存街巷肌理,保留民风民俗,让市民百姓看得见乡愁。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首次普查 预计.. 下一篇保护古村 留住乡愁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