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提供证据 连云港市境内藏军洞之谜有望揭晓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新发现提供证据 连云港市境内藏军洞之谜有望揭晓
发布时间:2014-01-15 09:48:35   浏览次数:583   文字大小:【

  中国江苏网1月15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垒石成室,这种特殊的建筑名叫藏军洞,俗称“老古洞”。由于缺乏文字记载,遍布在连云港市境内近千座藏军洞难定确切建造年代及身份。近日,连云港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及市文物保护学会的志愿者一行22人前往南云台卧牛岭,对藏军洞开展例行的文物保护与调查工作。在其中两座保存相对完整的藏军洞内,考古人员发现重要线索,藏军洞之谜即将揭晓。

   藏军洞内仅发现一次记载文字

   考古工作陷入僵局

  “藏军洞”又称封土石室、古闷洞、老古洞等,在连云港市云台山、锦屏山等地区广有分布。其断代及用途一直在文史界争论不休,近年随着对外交流的深入,发现韩国也分布大量此类石室墓葬,其形制与云台山极为类似,经考证源于百济时代(约我国唐代),故韩国相关研究人员对于我市的“藏军洞”调查工作极为关注。

  有关云台山藏军洞的考古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当时南京博物院和连云港市博物馆联合进行调查,专家们只能依据藏军洞本身的位置及建筑风格进行用途方面的猜测。

  经过数十年的考古调查,藏军洞里也仅发现过一次文字记载。2007年,连云港市考古人员在南云台山系一处藏军洞内右侧石块上发现竖行文字十余个,其中“大名州”等字样清晰可辨。这个发现填补了云台山藏军洞无文字记载的空白。考古人员初步从“大名州”一词入手查询发现,这个地名说法在《二十四史北史卷》中出现过。而这个藏军洞年代,只有将文字内容全部破解才可得知。

  此后数年时间,连云港市考古人员又对全市范围内上千座藏军洞进行了调查登记,但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洞内出现馆钉与墓葬有关

   今年年底发布调查报告

  藏军洞的建筑背景、建造用途以及所代表的意义至今尚无定论。因此,调查、研究连云港的藏军洞,了解现存藏军洞的分布状况并对其加以保护是目前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课题。1月12日上午8时许,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及市文物保护学会的志愿者,顺着飞泉村经西山到牛岭北坡的山间小径一路向上攀登。

  调查地点位于卧牛岭北麓海拔292米的斜坡上,其中两座藏军洞较偏僻且均处于半地下状态,墓道洞口被封门石及山土遮蔽,保存状态较为良好。考古人员屈身从不足一米的洞口钻入,由于藏军洞常年半埋于地下,洞内温暖潮湿,洞壁及洞顶爬满了蟋蟀、蜘蛛等越冬的昆虫。工作人员在内高不足1.2米的封土石室内呈半蹲姿势,洞内的空气中掺杂着尘土和浓烈霉味,现场环境十分恶劣。

  下午3点30分,调查工作基本结束。工作人员在其中两座藏军洞中不仅发现了数十块陶器残片,还发现了多枚铁质棺钉。本次发现的这些考古证据其时代特征并不明显,连云港市重点文物研究保护所将委托专业科研机构对发现的陶器残片和馆钉进行年代测定。但馆钉的发现可以说藏军洞与“墓葬”有一定的关联性。今年年底,该所将公布藏军洞阶段性调查报告,藏军洞之谜也将揭晓。

  据了解,自藏军洞调查启动以来,连云港市重点文物研究保护所的考古人员走访了海州区锦屏山南麓杨碓坊、梳妆台、平顶山、桃花涧景区金蟾洞周边、连云区小团山、北固山、新浦区花果山等地的藏军洞。调查登记藏军洞五百余座,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占地面积、保存现状以及周边自然环境等,对所发现的藏军洞进行拍照、绘图考古类型学分类,并撰写出阶段性工作总结。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香港创新技术让莫高窟“活”起来 下一篇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首次普查 预计..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