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千年佛像他们倾尽心血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保护千年佛像他们倾尽心血
发布时间:2014-01-17 10:08:31   浏览次数:567   文字大小:【
用塑料布和沙袋围挡洞窟,以防河水进入(本组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为奉先寺的窟檐进行灌浆加固
为佛像除尘

  核心提示

  洛阳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作为河南省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每天都有很多中外游客来龙门石窟瞻仰朝拜,以求佛祖的庇护和保佑。景区里还有一群人,他们虽然天天出现在景区,却无暇欣赏美景,而是默默地守护着佛像,用智慧和汗水为历经千年风雨的佛像祛除“病痛”。

  数月来,洛阳晚报记者一次次走近他们,感受这群离佛祖最近的人的酸甜苦辣。

  1 暴雨突袭龙门,他们坚守在第一线

  在近年来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中,让龙门石窟管委会副主任李随森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2010年7月23日的那场大暴雨。

  作为分管龙门石窟研究院工作的负责人,当天一收到水利部门的通知,李随森立刻将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分为两组,一组赶到东山擂鼓台,防止那里的发掘工地遭到暴雨破坏;另一组由他带队到西山,保护西山的洞窟不受侵害。

  西山万佛洞至奉先寺这一段有不少洞窟离地面很近。为了避免上涨的伊河水裹挟着泥沙冲刷这段洞窟,他们用塑料布进行围挡,并用沙袋压牢,直至将底层洞窟全部围挡起来后,才在暴雨中向景区大门口撤退。

  但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雨下得太大,河水上涨的速度远远大于他们撤退的速度,当一行人退到离景区大门口不远的禹王池时,路面上的积水已经淹至大腿处。眼看人就要站不住了,他们只好爬上禹王池上面的高台,在那里继续坚守,并观察暴雨对龙门石窟的影响。

  当时所有人都坚守在岗位上,直到第二天凌晨水退了后,他们才从山上下来,但谁也没有回家,大家严阵以待,怕再来场更大的暴雨。类似的情形在近几年里,已经遇过不止一次。

  2 治“病害”、疗“伤痛”,他们倾尽心血保护佛像

  在多年的保护工作中,他们见证了对龙门石窟保护手段的不断进步。

  以材料为例,20世纪70年代以前常用的是普通水泥,后来被一种有机树脂材料代替,现在变成超细复合无机材料。最初需要人工记录各种数值,现在用先进的仪器自动监控,对龙门石窟文物的保护技术日益进步。

  “尽管现在勘查和治理的手段都比过去成熟,但任何先进的仪器都替代不了人的作用。”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对龙门进行监测的体系逐步完善,但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平时仍以野外作业为主,他们经常要绑上安全带,对洞窟“病害”进行治理,并为佛像“疗伤”。

  采访中,洛阳晚报记者发现,下雨天是保护中心最忙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到西山和东山的洞窟前,在雨中观察洞窟的渗漏水情况,拍图或者认真记录。

  看到那些维护过的地方,这些做保护工作的人心里就很踏实。他们说:“哪怕是一个很小的修复,经过我们加固,洞窟变得稳定,我们就会有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

  3 下一步,他们将为卢舍那治“顽疾”

  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负责着整个龙门石窟的保护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围岩加固、渗漏水治理和防风化。由于围岩加固在20世纪90年代对龙门石窟进行的大规模整治中已经基本完成,对洞窟的渗漏水治理就成了他们当前的主要工作。

  对龙门石窟任何一项保护性的大型工程,都要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还要经过勘查、设计等诸多环节,再加上施工,往往要经过数年时间。因此,任何一个保护工程耗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精力和心血。

  李随森说,下一步他们计划对奉先寺进行大规模治理。作为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摩崖型群雕,奉先寺一直饱受“病害”之苦。目前,他们已经基本完成对奉先寺围岩加固的设计方案,下一步对奉先寺的渗漏水治理设计将成为重点工作。

  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副主任马朝龙介绍,目前,正在试运行的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系统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奉先寺进行监测,这也将为下一步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目前正在做《龙门石窟世界遗产保护管理规划》,这将对龙门石窟全面的保护和管理奠定长远的基础。”龙门石窟研究院保护中心主任陈建平说,通过他们的努力,让龙门石窟的洞窟保持稳定,让洞窟的渗漏水基本得到控制,是他们所有工作的方向。

  -记者手记

  在采访这组系列报道的数月时间里,我已经记不清来过龙门多少次,但来的次数越多,一个感受也越强烈:这群文物保护工作者,与自然对抗,和时间赛跑,他们如同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每天将一块石头推向山顶,而第二天那块石头又滚落下来,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那些洞窟和雕像都是有生命的,之所以会有奉先寺那样的瑰宝,是因为当初在开凿时人们心中怀着信仰。”在采访快结束时,他们中一个人的这句话,让我明白我之前的认知是那样肤浅。

  这群文物保护工作者,他们每天打交道的是那些沉默的佛像,他们的工作也是在不断地重复,但他们和西西弗斯并不同,他们是在用青春和汗水守护着佛祖以及自己的精神信仰。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苗族“甲骨文”有望揭开神秘面纱 下一篇河洛戏苑亮相洛河畔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