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全市各类博物馆达37座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洛阳全市各类博物馆达37座
发布时间:2014-03-14 09:53:47   浏览次数:1006   文字大小:【


蓝天下的明堂
          
    大河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昨日上午,2014年市文物工作会议在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学术报告厅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去年洛阳市新增2座公立博物馆,21家民营博物馆获批,全市各类博物馆达37座;今年,明堂遗址改造提升工程和天堂遗址内部陈展工程将全部完成,预计“十一”对外全面开放。
 
  【2013年回顾】
 
 
  筹资1.5亿元改善申遗点周边环境
 
  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是全国唯一承担双申遗任务的城市。去年,洛阳市按照国家和省局申遗工作总体部署,完成了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以及含嘉仓、回洛仓遗址等5处申遗点的环境治理、考古挖掘、保护展示和管理提升工作;完善了各申遗点遗产监测、档案管理和展示标示系统建设,筹措资金1.5亿元,用于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明教坊遗址、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以及回洛仓遗址周边环境整治,累计拆除不协调建筑物近20万平方米,环境得到了显着改善。
 
  去年9月、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分别对洛阳市大运河和丝绸之路申遗点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对洛阳申遗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3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取得新“成绩”
 
  2013年,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保护展示工程扎实推进。明堂、天堂遗址实施了内部展陈和改造提升工程,应天门、九州池、天津桥以及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取得新进展,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13年,洛阳市“收获”了第二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该考古遗址公园初具规模。汉魏洛阳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南部礼制区保护修建性详规编制取得阶段性成果。
 
  此外,偃师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去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洛阳市3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都取得各自的新“成绩”。去年一年,洛阳市累计争取中央、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8亿元。
 
  新增两座公立博物馆,获批21家民营博物馆
 
  2013年,洛阳市新增2座公立博物馆,分别是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而建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以及依托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师庙而筹建的老子纪念馆。与此同时,民办博物馆建设异军突起,全市获批民营博物馆达21家。
 
  目前,洛阳全市各类博物馆达37座,30家博物馆、纪念馆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去年各文物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220万人次,洛阳博物馆最高日接待量突破2万人。
 
  新增22处国保单位
 
  去年,洛阳市完成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第六批省保单位和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推荐工作。其中,2013年洛阳市新增国保单位22处,全市国保单位达43处(45项),省保单位84处,市县文保单位500余处。
 
  2012年10月开始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持续开展,目前,全市共调查登记国有单位5514家。去年洛阳市共完成文物勘探项目109项,发现各类古墓葬4403座。完成考古发掘60项,发掘古墓3000余座,其他文物遗迹100余处。
 
  【2014年计划】
 
 
  双申遗“成绩”今年6月揭晓
 
  按照申遗工作总体部署,今年6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我国丝绸之路、大运河两个申遗项目将接受大会表决。为此,洛阳市今年将继续做好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含宁人坊、明教坊和天街南段)、新安汉函谷关以及含嘉仓、回洛仓遗址等5处申遗点的后续工作,为其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各项准备。
 
  明堂、天堂“十一”将对外开放
 
  今年,洛阳市文物部门将全面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完成明堂遗址改造提升和天堂遗址内部陈展工程,计划“十一”期间实现对外全面开放。此外,还将加快九州池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争取年底主体工程完工;启动应天门、天津桥和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提升改造和明教坊保护展示工程建设;完成隋唐洛阳城“一区一轴”重要遗址GIS信息系统建设;开展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南部礼制区保护展示工程前期工作等。
 
  争取新增7~10家民办博物馆
 
  虽然已经建成37家博物馆,但打造一流博物馆群体依然是今年文物部门工作重点。其中,洛阳市文物部门将继续推进丝绸之路博物馆、含嘉仓回洛仓博物馆、契约文书博物馆、曹休墓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会上提出了今年争取有7-10家民办博物馆得到省局批准的目标,使2014年全市民办博物馆数量达到30家以上。
 
  洛阳市文物局局长刘德胜表示,今年,洛阳市将加强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坚决防止建设性损毁文物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文物进行环境监测和技术保护。
 
  相关新闻
 
 
  文物系统评先进
 
 
  18个单位、团体155名个人获表彰
 
 
  昨日,记者从洛阳市文物局了解到,2013年度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获得表彰。
 
  洛阳市民营博物馆协会、洛阳市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2个团体荣获2013年洛阳市文物工作特殊贡献奖;新安县文物管理局、孟津县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关林管理处、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16个单位荣获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孙海岩等79人荣获文物工作先进工作者;牛一珂等76人荣获优秀文物保护员。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明堂天堂10月全面开放 下一篇台湾杉林溪洛阳牡丹文化节开放招..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