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汉代彩绘 探寻颜料之谜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研究汉代彩绘 探寻颜料之谜
发布时间:2014-03-18 09:50:31   浏览次数:678   文字大小:【

 河南文物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汉代是中国古代彩绘艺术的鼎盛时期,五彩缤纷的颜料并非皆由矿石提炼制成,而是另有玄机。焦作出土的彩绘陶仓楼,为中国古代人造颜料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珍贵资料。

 3月13日至14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修复与培训中心出水文物保护科技实验室张治国博士与瑞士苏黎世大学无机化学所的海因茨 • 博克(Heinz • Berke)教授、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马赛尔 • 博格 (Marcel • Burger)博士携带专业设备赶赴焦作市博物馆,为“中国古代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研究”这一中瑞合作的学术课题进行技术采样,此行是继2010年之后,课题组学者第二次来焦“专访”陶仓楼。

 据张治国博士介绍,“中国古代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研究”课题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瑞士苏黎世大学和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三方合作,自2011年开始至今。这些被称之为“中国蓝”、“中国紫”的颜料为人工烧制而成,起于战国,盛于西汉,东汉渐衰,多见于壁画和彩绘陶器,而陶楼彩绘使用这两种颜色的实例,目前仅在焦作出土的陶仓楼中可见,其唯一性和特殊性,引发中瑞双方课题组的高度关注。海因茨 • 博克教授等此行的目的是通过对东汉陶仓楼彩绘中蓝、紫两种颜料进行激光取样,经系统分析,检测出此种颜料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成分及铅同位素,就其原材料采集地区和制作工艺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开中国古代人造颜料更多的未解之谜。

 身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外籍主讲专家、复旦大学外籍教授的海因茨 • 博克教授兴奋地表示,焦作地区拥有如此独一无二的东汉陶仓楼,令人叹为观止。多年来他往返中瑞40多次进行学术研究和授课,焦作陶仓楼是最为牵挂的特殊“朋友”。他很高兴看到陶仓楼的展出和保管条件较2010年有了进一步提高,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渐深入和信息的广泛传播,他深信以陶仓楼为代表的焦作特色文物一定能被更多国家的人们所了解和喜爱。

 
 郭继宾馆长(左二)陪同海因茨 • 博克教授(右二)、马赛尔 • 博格博士观测陶仓楼
 
 
 张治国博士(左一)与海因茨 • 博克教授(左二)马赛尔 • 博格准备检测器材
 
 
马赛尔 • 博格博士正在取样
 

相关链接:

2014年3月12日,两名“洋”博士在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和河南古代壁画馆展厅工作。这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瑞士苏黎世大学合作开展的“汉紫”颜料的综合研究项目。

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所收藏的壁画形象清晰、细腻,题材内容宽广,涵盖天文、地理、人事、神灵;涉及西汉、东汉、魏晋、唐宋和金元等多个朝代;壁画墓的墓主人上自皇帝、嫔妃、达官,堪称一部用图像写就的中国历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典籍资料无法比拟更无法替代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洛阳的汉墓壁画中,紫色的使用非常普遍,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汉墓壁画是这项研究的重要材料。

据了解,“汉紫”是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在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得到的“副产品”——紫色硅酸铜钡,至今在自然界中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1992年美国颜料科学家对在中国汉代器物上竟发现同种颜料感到很惊讶,遂命名为“汉紫”(汉代的紫色颜料)以示纪念。目前对汉紫在古代墓葬壁画中的意义还处在研究阶段。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焦作温县王薛祠堂东配殿维修工程.. 下一篇文物局公布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