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省博开展 晋国珍宝集中亮相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山西出土周代文物省博开展 晋国珍宝集中亮相
发布时间:2014-04-21 09:29:22   浏览次数:534   文字大小:【

楚国编钟

   

 双鸾鸟纹铜车

   

 鸟尊

    新华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昨天上午,在安徽博物院老馆,“晋国遗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展”正式开展,148件出自春秋晋国的重量级文物首次亮相省城,其中就包括侯马盟书、楚公逆钟等名声在外的国宝。春秋时,安徽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楚国,楚公逆钟等文物还见证了楚晋两地源远流长的交往史。

    晋国珍宝集中亮相

    昨天上午,在安徽博物院老馆东楼展厅里,148件文物陈列在玻璃展柜里。它们全部来自两三千年前的晋国,包括青铜器和玉器等,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30多件。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依然称雄战国,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次展览由安徽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和山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展出的藏品大多出自侯马晋国遗址、曲沃晋侯墓地、绛县横水墓地、太原赵卿墓地等。记者昨天看到,侯马盟书、鸟尊、兽形觥、楚公逆钟等名副其实的国宝都在现场展出,隔着玻璃展柜,似乎触手可及。

    描绘晋国文化脉络

    在历史上,西周初年周成王“桐叶封弟”是着名的典故。而他的弟弟叔虞入主唐国,其子燮父后来又改号为“晋”则被认为是晋国的开始。山西博物院相关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这次在安徽展出的晋国文物可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以来几个时期山西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代表。时间跨度上从西周初年到三家分晋之前,反映了晋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也完整描绘了晋国文化的基本脉络。展品中最早的出自公元前11世纪,较晚的在公元前四五百年。

    楚公逆钟送于晋侯

    在昨天展览中,最大的青铜器当然是一套楚公逆钟。这套楚公逆钟由大小不一的八件甬钟组成,铭文上记录了楚公逆为祭祀祖先出征,得到大量铜后制作编钟的历史。而这组编钟出土于晋穆侯之墓,历史上楚公逆与晋穆侯在位时间相当,因此这套编钟被认为是楚国与晋国交往的历史见证。而在春秋时期,安徽的相当一部分正属于楚国。

    王俊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这套楚公逆钟也是这次展览中非常特别的一套展品。(王向阳 刘媛媛/文 王志强/摄)

    【宝物撷英】

    侯马盟书

    春秋晚期,“赵氏孤儿”的后代伙同韩、魏三家瓜分晋国,而在此之前,晋国还经历了六卿专权到赵、魏、韩、智四卿专权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在昨天的展览现场,最为引人注目的国宝就是大名鼎鼎的“侯马盟书”。

    山西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室主任王俊昨天告诉记者,侯马盟书是1965年在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大量盟誓辞文玉石片。记者看到,昨天展示的侯马盟书一共有5片,形状各异,有的呈长条形,有的形状则不太规则。仔细端详,还可以在上面看到红色的小字。

    晋侯臣斤壶

    昨天的展览中,青铜器是重要的部分。在青铜器展厅,对于不少观众来说,相当一部分“国之重器”最直观的感觉就大。国力还体现在制作工艺上,一尊晋侯臣斤(pí)壶放在展厅一角,吸引了不少观众。硕大的壶体上仔细打量,以一个圆突的双龙首为主,竟然铸造出了多条身躯相交的龙纹。王俊告诉记者,这尊壶上有铭文,记录了制造过程,壶身有三层花纹,显示了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

    虎鹰互搏戈

    在众多的青铜器中,一枚看似不起眼的虎鹰互搏銎(qióng)内戈被摆放在了显眼位置。凑近了看,才发现这枚戈的造型别具一格。老虎与雄鹰互搏,中间还可以插把手。

    王俊介绍,晋国历史上强敌环伺,与草原部落有长期的接触,因此很多青铜器的造型体现了草原文化的影响,虎鹰互搏銎内戈中的老鹰也正体现了这一点。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洛阳三彩作品《慧》艳惊卢浮宫 下一篇“南海号”将“初现轮廓”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