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平原发现距今4000年史前水利设施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成都平原发现距今4000年史前水利设施
发布时间:2014-05-06 09:34:08   浏览次数:567   文字大小:【

长达147米的护岸遗迹全景(李政摄)

护岸堤上的沟槽

  民主与法制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据国家文物局消息,近期,成都博物院在成都市温江区一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发现一处距今4000年左右的水利设施——护岸堤。这是目前在成都平原发现的最早的史前水利设施。

  记者在现场看到,遗址所在的温江区红桥村发掘工地周围已经被正在施工的高层建筑所包围。据发掘负责人杨占风介绍,这处护岸堤为宝墩文化三期的遗存,距今4000年左右。护岸堤长约147米,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剖面呈梯形,底宽14米,顶宽12米,高约1.3米。建筑方法为夯筑,中间平夯,两侧堆筑,和同时期宝墩文化城墙的建造方法比较一致,最大的区别在于护岸堤上发现8道人工开挖的沟槽,内有较为密集的柱洞,表明在建造的时候曾经在沟槽内安插木桩,起到了加固作用;在护堤近水的一侧,用大量卵石堆筑作为护坡。

  此前,在护岸堤东侧已发现一处宝墩文化的聚落,清理出灰坑200多个,房屋5座,还有由54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地。成都博物院副院长江章华认为,该处护堤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这一聚落所在的台地。4000多年前,成都平原河流密集,水患频仍,古人多居住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上,而湍急的河流会不断冲刷侵蚀台地。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红桥村先民在其居住台地边的河漫滩上修筑了坚固的护堤,防止河流对台地的侵蚀。

  成都博物院院长王毅表示,此次发现的护岸堤,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年代相当,比战国时期李冰在都江堰主持的水利工程要早近2000年,和此前发现的良渚文化水坝均为目前国内已知最早的史前水利设施,且在建筑技术方法和功能上又各有特点,因此这一发现足以改写中国水利史。

  据悉,两个月后,红桥村考古工地将交付开发商营建。历经半年多的辛苦发掘,考古工作人员所发现的这处距今4000年前的水利护岸设施,为成都平原早期文明的研究提供了又一有力的证据。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蚌埠10米高土堆下藏东汉大墓 封土.. 下一篇洛阳龙门石窟现“剪刀手佛像”萌..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