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剑、吴王夫差剑入藏苏博 二千多年仍锋利无比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越王剑、吴王夫差剑入藏苏博 二千多年仍锋利无比
发布时间:2014-05-08 09:49:52   浏览次数:494   文字大小:【

 

 

    扬子晚报讯(信息采集:徐阳光)昨日,记者从苏州市博物馆获悉,吴王夫差剑、越王剑等一批珍贵青铜兵器入藏苏州博物馆,这批文物除了在北京南京等地做过短暂展出外,近些年一直深藏不露。其中堪称国宝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经过了二千多年仍保存完好,依然锋利无比,实属罕见。历时三年从台湾古越阁征集来的这批青铜兵器,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出资4250万元。其中27件为购买,其余31件为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夫妇慷慨捐赠。据悉,这批珍贵的青铜兵器十一月份将在苏州博物馆集体亮相在市民面前。

    传喜讯

    一批珍贵青铜兵器入藏苏州博物馆

    此次入藏苏州博物馆的58件组青铜兵器,种类包括剑24件、戈20件,矛6件,其余8件。时代上至商代,下到汉代,以春秋战国兵器为主。尤其是吴越时期的有铭铜剑,是极为难得的文物精品。

    记者从苏州博物馆了解到,此次入藏苏州博物馆最重要的青铜兵器当属大名鼎鼎的吴王夫差剑,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剑中品相最完好的一件,目前依然寒光逼人。据记载,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前473年在位。该剑通长58.3公分,身宽5公分,格宽5.5公分,茎长9.4公分。记者发现,这把吴王夫差剑的剑身宽长,覆有蓝色薄锈,刃锋极犀利。近锋处明显收狭,双刃呈弧曲形。中起脊线,两从斜弧面。剑格作倒凹字形,饰兽面纹,镶嵌绿松石,一面已佚。圆茎实心,有缠缑痕迹。茎上有两道凸箍,箍上有纤细的凹槽,遗存少量绿松石。圆盘形首,铸有多圈精致峻深的同心圆凸棱。剑首以不同成分之合金青铜分铸后再衔接剑茎而成。剑身近格处铸有铭文两行十字:攻敔(吴)王夫差自乍(作)其元用。

    苏州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柄吴王夫差剑铸工精致,历经二千四百余年仍完好如新,无比锋利,是迄今已知几柄吴王夫差剑中最精美完整的一件。

    据了解,两柄珍贵的越王剑也被苏州博物馆收藏。第一把是越王者旨于赐剑。越王者旨于赐即越王勾践之子,公元前464-前459年在位。该剑通长53.8公分,身宽4.7公分,格宽5.5公分,茎长9公分。这把剑的剑身宽长,近锋处收狭,双刃呈弧形,中脊隆起,两从斜弧。剑格作倒凹字形,两面均铸有双钩线鸟书体铭文,字口间嵌满片状蓝绿色松石,为迄今保存绿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剑。

    第二把是越王州勾剑。州句即越王勾践之曾孙,公元前448-前412年在位。该剑通长51.7公分,身宽4.5公分,格宽5公分,茎长9.5公分。剑身宽长,近锋处略收狭,前聚成锋,中起脊线,两从斜弧。此剑制作、造型皆很精美,剑格鸟篆尤其清晰,鸟书秀丽,制作精致,在兵器中堪称上乘,可为吴越兵器铭文的代表作。

    另外,苏州博物馆此次还收藏了几柄珍贵的特种工艺剑。其一是春秋晚期暗格纹剑菱形暗格纹剑。这把剑的剑身满饰双线菱形暗格纹,在每个菱纹的交叉点各饰一个实心菱形纹,剑身纹饰虚实结合,排列有序,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此菱形暗纹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纹饰相似。这次征集到暗格纹剑共两柄,其中一件的暗格纹手摸可以明显感觉到有凸凹感,另一柄却没有凸凹感,剑体光滑如一。这两柄剑的铸造工艺,虽然科技史学者做了大量的测试和复原探索,目前仍有很多未解之谜。

    其二是战国鎏金菱形纹剑,此剑剑身两面装饰网格状的菱形纹鎏金,网格的斜线分为左、右两组,各三十条,上下线条交叉处涂有不明物作间隔,而不通连。滑指纹饰区上,有些微凸起之感,经放大30倍观察,饰金区下无凹槽,密度较松,其间缝隙有铜锈,因而推断是器表鎏金。苏州博物馆专家表示,这种鎏金菱形纹剑,为以往历代传世或考古发掘的铜剑所无,其装饰工艺与缠缑形式无疑为青铜兵器发展史,提供了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例证。这件鎏金菱形纹剑,工艺精湛,制作纹饰的设想尤为奇妙,同过去发现的吴、越剑、矛的暗纹一样,极见巧思。

    严鉴定

    经专家鉴定青铜兵器为真品无疑

    据记载,苏州是春秋吴国晚期政治中心所在地,吴王阖闾、夫差时期,国力达到鼎盛。但吴王夫差穷兵黩武,终被越王勾践战败而自杀,吴国国灭,这一阶段前后共计42年。文献中对吴国兵器多有记载,干将莫邪鱼肠湛卢诸剑更是人人皆知的神器。到目前为止,吴国有铭兵器出土报道不下百余件,但皆和苏州无缘。

    据苏州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苏州博物馆肩负着全面展示宣传研究苏州历史文化的重任,征集吴国有铭铜器被列为中长期征集计划的首要任务。但是一直未能如愿,直到一个神秘藏家的出现。这个神秘的藏家就是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夫妇。王振华夫妇因其祖籍浙江,故以古越阁为其斋号。古越阁吴越兼收,其中就包括吴国兵器精品多件,尤其是被王氏称为“吴老大”的吴王夫差剑。王氏夫妇每年要来苏州一次,所以和苏州文博界人士多有交往。也许是文物的思乡心切感动了他!2012年,王氏夫妇终于愿意将其藏品出让。苏州博物馆迅速按《文物法》和征集工作的规定,邀请了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青铜器组李学勤组长、吴镇烽委员、朱凤瀚委员前往香港,专门鉴定这批文物的真伪。经三位专家鉴定,吴王夫差剑等文物确为真品无疑,并建议苏州博物馆收藏。

    鉴定结果令人振奋,接下来最大的问题是经费的落实。因为涉及资金量巨大,已远远超出苏州博物馆的常规征集经费。在多方协调下,资金问题得到苏州市政府初步认可,困难迎刃而解。至此,这一庞大的征集计划已经顺利完成了最关键的步骤。

    大手笔

    筹措4250万元巨资征集此批文物

    从台湾古越阁征集来的这批青铜兵器,苏州市人民政府共耗资4250万元!筹措巨资征集此批文物,其价值何在?苏州博物馆负责人认为,博物馆在基本陈列中专门设有一个《吴伯春秋》专题。因为没有一件文物本身能直观地说明这是吴国的文化遗存,而显得有些遗憾。有了吴王夫差剑这件藏品,展览一下子就有了主心骨,有了点睛之笔。

    另外几件藏品如者旨于赐剑,越王者旨于赐剑格两面均铸有双钩线鸟书体铭文,字口间嵌满片状蓝绿色松石,为迄今保存绿松石原貌最完整的越王剑。剑首铸有七圈凸棱线组成的同心圆,在中心点圆周则有七条燕尾形凹纹,向着凹点内聚,而整个剑首面平漫极纤细斜格纹为衬底。剑首上作如此精致纹样的装饰,极为罕见。

    州勾剑制作、造型皆很精美,剑格鸟篆尤其清晰,鸟书秀丽,制作精致,在兵器中堪称上乘,可为吴越兵器铭文的代表作。州句剑除铭文在剑身者外,无一能和此柄相比。鎏金网格纹剑等等更是吴地铸剑的典型代表,是展示吴越地区金属制作工艺的绝好标本。

    不仅如此,这些珍贵青铜兵器研究价值高,吴越铸剑名扬天下,但是一些工艺技术难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这批兵器几乎涵盖了古代铸造工艺的各个门类,是科学研究的绝好标本;此外,多件带铭铜剑是吴越历史的直接物证,也是历史研究的绝好素材,其上的文字也是研究古文字、古代书法史的基本素材。经过长达五个月之久的交涉、沟通、谈判,这批珍贵文物终于入藏苏州博物馆。据悉,这是苏州博物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物征集活动,也是同级别博物馆中较为成功的一次征集活动。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山西云冈石窟“水惑”待解 下一篇闽清南木墩出土百余件古人生活用具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