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俶塔开始全封闭防雷工程 40天后再相见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保俶塔开始全封闭防雷工程 40天后再相见
发布时间:2014-05-14 09:41:17   浏览次数:545   文字大小:【
 
保俶如美人,瘦高的塔身却让它更加容易遭遇雷击。 

 

    杭州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雷峰如老衲,六和如将军,保俶如美人”。这三座同出自于吴越国王钱泓俶手下的宝塔,如今不仅座座都是杭州西湖的标志性建筑,也全部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保俶塔是去年7月“新晋”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中国气象局与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规定“所有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都是一类防雷建筑,需全部安装避雷设施。”

    六和塔早在1957年就安装了避雷针,经过343天的修缮,现在2.38米高的防雷塔可以抵御13级台风考验;雷峰塔也2002年10月25日新塔落成之时就一步到位安装了避雷针。现在,只剩保俶塔一个还没有安装避雷装置的“光头”了。

    为了保俶“美人”能有个健康的体格,与西湖长相厮守,5月13日,岳庙管理处将对保俶塔实施为期40天的全封闭式防雷工程。到时,市民游客如果要上山,记得要走宝石前山至初阳台的游览通道哦。

    周围建筑群里的“大高个” 更容易遭受灭“顶”之灾

    以往,保俶塔亭亭玉立的大高个总会是摄影师和画匠镜头里最显眼的一笔,但正是因为它的个头,也给它带来更大灭“顶”之灾的隐患。

    “保俶塔最初建造时为九级,现塔外观是1933年重修的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45.3米。”负责本次工程的技术负责人宋扬说,“相当于15层楼那么高,这个高度让保俶塔成为了周边最高的孤立建筑物,较易成为雷击目标。”

    此外,在这瘦高的塔身上,塔刹就占了10米,又全部是铸铁材质,再加上保俶塔南临西湖,周围常年水汽充沛,让它更易成为遭遇雷击的“首选目标”。

    塔刹上面的结构也很复杂,由覆钵、仰钵、相轮、华盖、宝珠、仰钵、覆钵、火焰珠等构件组成。而且覆钵、宝珠、仰钵这3件铁铸构件还都是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旧物,很是宝贝,不能有丝毫的改动和损伤。

    “以前我们都只对它做日常的巡查,比如有没有认为破坏、雨水侵蚀等等,因为是实心塔,人进不去,所以塔的主体安全还是蛮好的。”岳庙管理处文物科科长田强说。

    塔下遍布防空洞 释放电流需深入地下12米

    正常条件下,给一个实心塔做防雷并不困难,只要符合基本原理就行——在保俶塔塔顶安装一个雷电接闪器,在塔身外铺设引下线,并在保俶塔北侧山脚安装防雷接地装置,将电流引入地底并释放。

    简单说,就是把塔顶的电流引向地面,释放就行。

    “释放电流有两种方法,一般是将电流平向铺开,但是保俶塔的地面下遍布着防空洞,平向引流显然不行。”宋扬解释说,“那就只能向地下要空间,这个纵向距离至少要有12米深才能远离人防设备。”

    所以,单单就是接地引流这一项,专家们就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方案论证。

    瘦高的实心塔身逐级收缩 脚手架的着力点找了2个月

    如何搭建一个完美的脚手架?耗去了专家们足足两个月的时间——瘦高、实心、逐级收缩,步步都是难点。

    首先,想让它得到360度无死角的维护,脚手架就必须和它具有相同的“身高”——相当于15层高楼的高度,而且围度极细。“最高层第七级的周长只有1.87米。”宋扬说。脚手架在这么小的塔身外围个圈,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保俶塔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为了与塔身更贴合,便于维修,这个脚手架还得搭成“微锥形”的。第一层的脚手架还可以搭建在地面上,再往上脚手架的受力点放在哪里?这是一个难题。

    既要高度,又要造型,脚手架成为了修缮中最困难的部分之一。

    “如果是个空心塔,那么脚手架的一部分就可以从塔内穿过,至少可以保证对向的平衡,承担一部分固定力。”但令专家们粗眉头的恰恰就是——保俶塔是个实心塔。“脚手架无法从内部穿过,所有的支撑力全部分摊在地面上就很难了。”

    保俶塔介绍

    保俶塔位于杭州城西北的西湖区宝石山山巅,南临西湖。保俶塔始建于五代吴越时期(907~960年)。塔为八面七层仿木结构楼阁式砖砌实心塔,由塔基、塔身、塔刹组成,通高45.3米。塔基呈八边形,总高1.98米。台基部分高0.98米,用条石砌成,每边宽6.65米。东西两侧各设宽3.2米的垂带踏跺。

    塔身清水砖砌,分七层,底层边长3.26米。逐层向上收分,层高随之递减,至七层顶部转为正圆形素身。每层八面皆辟格扇式实心窗,转角处砌出圆形倚柱。挑檐极浅,每层的挑檐与平座施平身科、角科,皆为一斗三升扶壁栱。平身科每面一攒。塔顶置铁铸塔刹,高10米,

    保俶塔对研究古塔历史变迁颇具实证作用,是研究古塔的重要实物史料。保俶塔是西湖胜景的标志性建筑,对研究西湖的变迁、文化景观的形成和佛教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漯河市区发现汉代画像石墓 墓内已.. 下一篇秦兵马俑赴美国展出 运输车辆备恒..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