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海上丝路历史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轮廓初现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承载海上丝路历史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轮廓初现
发布时间:2014-05-17 11:44:40   浏览次数:533   文字大小:【
    新华网广州5月17日电(信息采集:徐阳光)在水下沉睡800多年的南宋商船“南海一号”,经过整体打捞、两次试掘,现已进入船体正式发掘阶段,上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松木船舷和一匝匝瓷器、铁器已清晰可见。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南海一号”的考古团队16日告诉新华社记者,古沉船船体发掘的第一阶段将于本月底结束,下一阶段将在今年10月开始,预计3年完成整个文物发掘工作。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孙键说,因为要躲开炎热的夏季,每年考古挖掘的时间有限,只有2月至5月、10月至次年春节两个周期。
    木质结构最难保护,需要不断保湿、厌氧、防霉。“目前最担心的还是清理完成后船体木质结构会氧化,工作人员在这里一待就是大半年,就是为了和时间赛跑。”孙键说。
    记者来到位于广东海陵岛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看到,30多人的考古挖掘组正在“南海一号”上紧张忙碌,存放沉箱的“水晶宫”水位已经降到了6米,古船表层淤泥即将清理完毕,木质的左右船舷和隔舱已显露出来,考古人员用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着。
    孙键告诉记者,千万不能小看清理淤泥的任务,这不是简单的用水冲洗筛查,而是要从淤泥中提取动、植物标本,乃至骨骼样本,从中分析这艘船去过哪里。每一个探方的淤泥都要标明确定平面位置、分层定位,因为最后还要进行复原。
    泥沙之下,“南海一号”正在被唤醒——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泥沙中隐现的瓷器,是中国古代运往海外的商贸品。
    除了船舷之外,船体13个隔舱中的12个也已能见到轮廓。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艘宋代的商船已有水密舱设计,提高了不沉性,这比欧洲的发明使用早了几百年。
    “南海一号为中国的考古事业带来了很多惊喜。”孙键说,目前不排除“南海一号”的甲板尚且存在的可能,如果甲板尚存,中国古船考古发现将得以刷新。
    “南海一号”是一艘中国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以南约20海里处的南海海域。2007年12月22日,“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出水。后被保存在海水包围的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水晶宫”内。
    这艘古沉船不仅搭载了中国古代的外贸货物,还承载着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将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
    随着“南海一号”不断发掘,海上丝绸之路的面纱也在被层层掀开。越来越多的“南海一号”文物一显真容,使得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盛况的轮廓愈加清晰。
    从近2米长的鎏金腰带到纹路瑰丽的云气纹漆盒,从仿银器的瓷碗到类似阿拉伯手抓饭使用的“喇叭口”瓷盘,凭借着这些文物,考古人员还原着船主可能富裕而精致的生活,推测出船上或曾住有阿拉伯、印度商人。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黄铁坚说,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也是一条文化之路,中国与海外实现了共生共融,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民族自信。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广元将为千佛崖戴上“保护罩” 下一篇洛阳市委副书记鲍常勇对重点项目..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