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电视纪录片《老子足迹》首集聚焦洛阳 - 文博资讯 - 洛阳市文物局 湘乡市文物管理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博资讯

TOP

大型电视纪录片《老子足迹》首集聚焦洛阳
发布时间:2014-08-13 11:05:15   浏览次数:731   文字大小:【
  洛阳网讯(信息采集:徐阳光)由央视老故事频道《故乡》栏目与电视连续剧《老子传奇》剧组联合摄制的1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老子足迹》,其首集《洛水之阳是故乡》将于本周六(16日)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面向全国的数字电视付费频道)《故乡》栏目与观众见面。
 
  洛阳晚报记者了解到,本部纪录片是国内首部有关老子的影视片,在央视播出后,还拟将在全国70多个地方台以及香港亚太卫视播出,以便进一步推广老子文化。其中,《洛水之阳是故乡》是《老子足迹》的第一集,时长30分钟,聚焦老子在洛阳度过的60多年时间及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意在探寻老子思想在现代洛阳人中的影响。
 
  “我们拍摄得很顺利,也感受到洛阳的人杰地灵。”该片制片人贾红利告诉洛阳晚报记者,《洛水之阳是故乡》于6月14日起正式拍摄,21日下午拍摄完毕,在为期近8天的拍摄过程中,摄制组辗转洛阳市区的上清宫、下清宫、老子纪念馆、吕祖庵、洛阳民俗博物馆、洛阳博物馆等处,以及偃师、孟津等地。除了中国先秦史学研究会副会长、我市着名学者蔡运章教授将在片中进行大量解说,上清宫道长赵良真、老子纪念馆馆长王支援、老城区退休干部常通玉、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东杰等也将在片中亮相。
 
  在这一集纪录片中,我们还将看到72岁的老城区常通玉老人在竹简上刻制《道德经》的过程。十几年前,常通玉萌生了在竹简上刻《道德经》的念头。他买回竹子,进行刨、铲等处理,然后放到锅里煮,最后用刻刀在上面刻《道德经》。他用了19个月时间,最终完成一幅长达32米的篆刻竹简《道德经》,全文是甲骨文字体。为了方便更多的年轻人阅读、欣赏,常通玉随后又特意在旁边用现代汉字标注。
 
  另外,老子故宅碑上的砖雕距今也已有300多年历史,原来位于市24中,后来被送到市文物局仓库。
 
  直到《洛水之阳是故乡》拍摄快要结束时,摄制组才找到这几块砖雕补了几个镜头,为本次拍摄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片中,王支援也将为我们讲述这几块砖雕当年被挖掘出来的故事。
 
】【打印繁体】【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永乐大典》副本屡遭厄运 正本至.. 下一篇“重走丝路 洛阳启程”欧亚大陆行..

相关栏目

洛阳市文物局简介
       洛阳市文物局负责管理全市文物保护、抢救、发掘、研究、出境、宣传工作;负责申报、审批全市境内的文物钻探、发掘、保护、维修项目,全市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工作,文物商店的审批和文物鉴定机构的设立、撤销的申报等工作。

最新文章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32号 邮编:471000 Address:LuoYang KaiYuan Road 232 Post code:471000 值班电话(Tel):0379-65156380 传真(Fax):0379-65156373 咨询电话:0379-65156380 E-mail:wwjbgs@163.com 洛阳市文物局 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23020号-1 网站维护:洛阳市文物局信息中心   

咨询
投诉

0379-65156380